佛法

末法时代降临,谁将成为拯救众生的救世主?

在佛教的宏大教义体系中,“末法时代”是一个备受关注且意义深远的概念。依据佛教经典的记载与阐释,佛法住世历经正法、像法和末法三个阶段。末法时代,正是佛法逐渐式微、众生烦恼愈发炽盛的时期。那么,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与迷茫的时代,究竟谁将成为拯救众生的力量呢?

佛法 佛菩萨 末法时代 僧伽 僧伽团体 2025-09-23 17:12  5

智慧的真谛:无相长老的顿悟之路

深山古刹,晨钟暮鼓。在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寺庙中,住着一位名叫无相的长老。他的名字在佛门中如雷贯耳,不是因为他的神通广大,也不是因为他的学识渊博,而是因为一个令人费解的传说——这位八十三岁的高僧,竟然在三十年前选择了"遗忘"。

真谛 佛法 慧明 顿悟 长老 2025-09-20 13:03  9

老和尚一句话点醒无数迷茫的人:智慧不是学来的,而是

深秋的五台山,晨钟暮鼓声中,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僧正在禅房内打坐。他便是被誉为"当代禅宗泰斗"的无相长老。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信众慕名而来,希望能从这位得道高僧那里求得一丝开悟的机缘。有人问他修行的秘诀,有人求他指点迷津,更有人想从他那里学到获得智慧的方法。无相长老

修行 寺院 佛法 五台山 陈志明 2025-09-20 12:30  4

《妄尽还源观》第34课法师讲解笔记(上3)

第一观出现这个境,以世间法解释就是外在。从佛法的解释,从华严的角度,就是你心中的境。你说我心中哪有境,有,你的妄想。你心中怎么没有境,我们被困扰的是心中的境,哪有外在的境。所有外在的境,对所有的众生都变成心中的境。我今天讨厌一个人,是讨厌你心中现出影像的那个

净土 法师 佛法 日月潭 海印 2025-09-21 03:17  8

人不会一直处于低谷,当下有多难,将来就有多好

不管此刻你正经历怎样的低谷,遭遇怎样的不公,都请务必挺住。人生路上,谁都会遇到突如其来的打击,或许是事业受挫,或许是感情破裂,又或许是健康亮起红灯。这些看似无法逾越的难关,其实都是命运给予我们的考验。司马迁原本忠心耿耿为国效力,却因李陵事件遭受宫刑之辱,身心俱

佛法 鉴真 李陵 万木春 李陵事件 2025-09-20 11:32  2

“三毒白衣”老师简介

俗名施玉平,于世间虚度41载。值2006年正月法缘聚足,得遇正法,依次第而行,初尝法味。为报佛恩,发心出家护持正法,于43岁决志脱白。蒙美国圆通禅堂上智下空禅师剃染,赐法名慧泽。后亲近于福州升山寺上修下提大和尚教授方等教义,于当年受具足戒。后着白衣,持道入俗,

佛法 圆通 实相 三毒 三毒白衣 2025-09-16 13:20  4

大唐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佛法

鉴真,复姓淳于,扬州江阳(今江苏扬州市)人,生于公元688年(武则天垂拱四年)。当时,中国佛教盛行,扬州又是佛教活动的一个中心,寺院林立,僧侣云集,再加上鉴真的父亲也是虔诚的佛教徒,这使鉴真的幼小心灵深受熏陶。14岁那年,鉴真在父亲的带领下;到扬州大云寺拜智满

日本 佛法 高僧 鉴真 东渡日本 2025-09-17 18:38  5

问道 | 与谁同行,不再是选择题

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,需要亲近善知识,远离恶知识。孔夫子亦云:无友不如己者。也就是说,应与胜过自己的朋友交游,如此才能见贤思齐。这一教授,对于初学者尤其重要。因为初学者往往善恶不辨,易受环境影响,所以对环境的要求必须严格一些,于增长学业和完善人格皆有益处。

佛法 利乐 地藏菩萨 善知识 恶知识 2025-09-16 09:23  4

孙悟空成佛后每天都在做什么?

成佛后的孙悟空主要在灵山参与佛教活动,包括听经、讲经、打坐参禅等,其佛法修为甚至超越唐僧。他每日清晨修炼身法神通、参悟佛法,并通过禅定冥想提升专注力,同时阅读佛经深化智慧,如"早起修炼"、"禅定修行"、"读书学习"等。

孙悟空 唐僧 佛法 灵山 花果山 2025-09-15 07:01  6

佛陀临别时透露:修行数十年,不及悟透这三个道理,瞬间开悟

拘尸那迦城的末夏,五百弟子围坐在佛陀旁,垂首静默,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悲伤交织的气息。阿难陀尊者跪在最前排,泪水浸湿了袈裟 —— 他跟随佛陀多年,从最初的懵懂少年,到如今的比丘长老,却始终未能参透 “开悟” 的真谛。眼看佛陀即将入灭,他心中的焦虑与困惑愈发深重:

世尊 修行 佛陀 佛法 迦叶 2025-09-12 11:29  4

迦叶问佛陀:圆寂后您是否还会转世?佛陀的一句话让众僧豁然开朗

拘尸那迦城的末春,娑罗双树的花瓣带着淡淡的紫意。佛陀于昨夜在娑罗双树下涅槃,临终前已为众比丘宣讲《涅槃经》,可迦叶尊者心中始终有一个疑问,像一根细刺扎在心头:佛陀住世八十载,度化众生无数,如今圆寂后,是否还会像凡人一样转世?若会转世,何时再降人间?若不会,众生

世尊 佛陀 佛法 迦叶 法身 2025-09-11 20:51  6

佛陀对观音菩萨:末法时期,这3类人无需礼佛,也可获得解脱

佛陀坐在山巅的莲花座上,身后是缭绕的祥云,身前是围坐的众菩萨、比丘。观音菩萨手持净瓶,立于左侧,目光中带着一丝忧虑 —— 近日她巡游阎浮提,见末法时期的众生虽仍有礼佛之举,却多流于形式:有人手持念珠却口出恶言,有人日日焚香却心怀贪吝,有人频繁拜佛却从不践行慈悲

慈悲 佛陀 佛法 观音菩萨 末法时期 2025-09-11 12:26  4